第134章 龙裔们的困境
武飞领导爻军十日攻克黄玉城后,向着四方传达了“大爻如闪电般归来”的强劲讯息。
正在西边和叛贼们杀的有来有回的戍帝,在9月1日打开山河社稷图时,就骤然发现渤郡的角落一下子被重新涂色了。
黄玉城是水运发达、拥有便利官道的交通枢纽,也是渤郡内囤积粮食的重要城市。此时夏粮已经收割,以黄玉城为中心汇集粮草,在成本上远远小于其他地方。毕竟,选择其余城市就是要把粮草运送到一个交通便利次一等的地方,损耗多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每个州府设立时不是白白设立的,都是最适合统治的据点。是全区域资源汇集成本最小的地带。
集中征粮的任务对于黄玉城来说,河流的船舶,官道的马车,都是现成的。
如果要在其他地方设置“聚点”进行资源汇集,就得耗费巨量人力补充资源。
一州首府的功能性,绝不是隔着几十里外重建一个城就能替代的。
历史上曾经大量造反的旧路线,都以夺取大城市为攻占一州之地的先决条件。
用生活上最简单比方,当居住的公寓楼下就是外卖店,出门就有地铁站,这生活很惬意了;而一公里外的小巷子虽然环境幽静,适合养老来住,但这就绝不是”只差一公里“的问题了。社畜们每天在这不通车且到处都是需要避让老头老太的深邃巷口,要多花费半个小时步行才能回家;遇到快递得出门二十分钟才能回来,吃个饭要半个小时。社畜们本就不充裕的下班时间,经不起这样消耗啊。
所以二十一世纪社畜们得将心比心:在一州内,绕开州府,换一个地点收集资源,途中所消耗的时间、劳役和人吃马嚼,操心程度会多个多少倍?
备注:除非有超越时代的地方行政组织能力,在多个次级交通点上分开建立收集点(农包围市),且各个次级据点依旧服从指挥,凝聚力不减。
宣冲备注:现在谈农包城属于扯淡。资源收集权下放到各个点,就等于一系列人事权力下放,我特么在南疆掌握了聚拢资源的总督权限后,都对大爻有那么点“问鼎几何”的心思。现在这个时代一旦资源分散,制度根本没法保障集权。
…回到眼下战局…
武飞选择强攻黄玉城,一定程度上是有点急了。武飞的“间”传来情报,顾首关那儿,出现了“龙影”的迹象。
虽然不知道“龙影”是谁,但武飞推断赵诚随时会过来。在确定自己是没法歼灭顾首关的有生力量后,当即拿下渤地,提前做好准备,与北边昊军打持久战!
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