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易
就比如奥匈帝国军工业巨头斯柯达兵工厂,它能够发展起来,严重依赖帝国的军事订单,如果斯柯达兵工厂随着捷克独立,它必然会随之衰弱。
除非,像前世一样被德国吞并,然后为德国的对外扩张服务。
弗里德里希皇储随后,又和东非海关,商务部的人员进行了交流,相较于科研人员,东非海关和商务部对于奥匈帝国的技术优势,或许更加了解。
毕竟,奥匈帝国的先进工业品,如果真比东非同类型产品更优异,那东非大概率会进口一部分,就像东非从德国蔡司进口光学镜头一样。
最终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整理,弗里德里希统计出了奥匈帝国大约三百多种优势技术和产业,当然,这些技术和产业,未必就比东非先进,但是也绝对不逊色。
在整理出这份清单以后,莱茵皇室将它发往哈布斯堡皇室手中,哈布斯堡皇室依据此清单,再进行筛选。
毕竟,哈布斯堡皇室也未必能掌握清单上所有的技术和产业,奥匈帝国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企业为私人所有,他们的技术并不掌握在帝国政府手中。
因此,即便哈布斯堡皇室能够做主,卖给东非的技术和产业,数量也并不是很多,最后经过哈布斯堡皇室的回复,三百多项被缩减到四十七项,可谓大幅度缩水。
技术转让给东非这一点并不困难,产业就有些麻烦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就像哈布斯堡皇室在东非投资过许多产业一样,对于帝国控制的一些企业,哈布斯堡现在同样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推动他们到东非投资建厂,或者授权技术给东非企业。
当然,哈布斯堡皇室的胆子比想象中还要大,卡尔皇储甚至向东非提出了一些军售协议,而重点就是奥匈帝国海军舰艇。
根据,哈布斯堡家族的想法,他们将一批帝国海军先进战舰,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东非,东非可以拖延付款,而真等到付款的时候,那个时候,奥匈帝国恐怕都没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再把账打的欧洲,只要给哈布斯堡家族一些合理的补偿,东非就能直接获得奥匈帝国海军的精华。
甚至,哈布斯堡提议由他们牵头,让奥匈帝国海军的许多优秀官兵可以直接到东非再就业。
很显然,这种惊人的想法直接雷到了弗里德里希皇储,他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恩斯特。
恩斯特看完后说道:“看来,奥匈帝国真的要完了,就哈布斯堡的反应来看,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继续统治的信心。”
所谓大势不可逆,而哈布斯堡皇室有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