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十九路军
德国民族党突然停顿的攻势,让德国工党有些猝不及防,不过他们也来不及思考阿道夫有什么阴谋,此时,德国工党受到的损失不小,需要尽快恢复元气,还要应对接下来的选举。
德国工党内部对暴力推翻德国政府,还是议会竞争也有分歧,因此他们选择两条路线同时进行。
在德国新一轮暗流涌动的时候,南方的奥匈帝国,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奥地利等地的工党也在悄悄谋划着大动作。同时,因为德国工党的教训,这让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隐蔽起来,防止意外发生。
……
1932年1月14日。
远东帝国,申城。
近期,东非政府驻申城领事馆,以军事援助的名义,向该区域的远东帝国军队,也就是第十九军捐献了一批武器。
远东帝国军队,实际上一直都比较缺乏重型武器,而仿制能力也比较薄弱,尤其是金陵政府,更是对重工业尤其不重视。
金陵政府解决武器缺口的办法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从国外采购,就比如1930年,远东帝国政府就从德国采购了少量火炮。
不可否认,在一战光环下,德国军力强大,几乎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这也让德国军火在世界军火市场中大受欢迎。
而金陵政府的领导人,也极其推崇德国军事体系,比如参谋制度,普鲁士军队的纪律性,并且认为德国模式更适合远东帝国。但是对于远东帝国而言,德国军械也并非全是优点,尤其是其价格实在太贵了。
与前世德国作为战败国不同,本时空里德国国防工业更加傲慢,因此,哪怕在国际市场上,德国武器也绝对不算便宜,而前世同时期,德国对远东帝国出口武器甚至比美国武器都要低百分之三十左右。
道理也很简单,前世德国军事力量被限制,军工厂自然更重视海外市场,同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态度上也没有底气,还有前世德国经济危机比本时空更要严峻,所以更需要出口创汇,甚至可以接受以物易物。
所以,本时空里,德国和远东帝国的军事领域合作,规模也缩水了不少。
而同为“德械”的东非武器,价格虽然便宜,也很有限,而且近十几年来,东非几乎没有和远东帝国的大规模军事合同。
和金陵政府关系密切的英美两国,出于政治利益考虑,也采取了和东非类似做法。
当然,他们和东非有着本质的区别,东非政府是受恩斯特影响,不愿意干预远东帝国内政,哪怕到如今,远东帝国也仅仅是名义上统一。
英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