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施瓦本省
“教授,根据我们测得的最终数据,这一公顷豆田的柴29产量,大约在一点二九四吨,差一点就能达到一点三吨,真是太可惜了。”柴德的学生阿贝尔说道。
一点二九四吨一公顷,差不多就是八十五公斤每亩,而美国大豆亩产很容易就能达到这个水平,高产田甚至能达到一百二十公斤每亩。
柴德对于这个数据倒是十分满意,他说道:“这两三年来,柴29的产量已经稳定在一点二吨每公顷,比如今帝国市面上的大部分豆种产量都要高,因此,我对这个数据已经心满意足。”
如今东非大豆的亩产平均在六十公斤左右,高产田能达到七十多公斤,而柴29毫无疑问,对于接下来东非大豆种植业,将起到推进作用。
柴29,柴是柴德姓氏的缩写,而29则是年份,也就是1929年,也就是说柴29这个大豆品种,是柴德教授团队于1929年完成培育的。
当然,东非显然不可能只有柴德一个团队,在大豆种植领域有研究,像东非这种世界大国,即便是大豆这一种作物的研究人员和团队,企业和单位,就不会少。
阿贝尔说道:“但是,即便是柴29和美国大豆的产量依旧有很大差距,更别说东非的那些普通大豆品种。”
“现在,东非大豆单位产量也就和远东帝国这个原产地持平,柴29的诞生,也仅仅是勉强超过远东帝国。”
远东帝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高产田能轻易超过七十公斤每亩,华北水浇地也能达到六十公斤每亩,而柴29的单位产量稳定在八十公斤以上,如果能够得到推广,自然也能让东非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稳定超过远东帝国。
阿贝尔接着说:“更何况东非在农业领域,技术还有肥料使用量等方面都要超过远东帝国。”
东非大豆种植,显然和远东帝国有很大不同,就比如东非有更加专业的科研团队,更加高效的种植管理模式,先进的机械设备,丰富的农药化肥等优势。
而远东帝国农业基本以小农经济为主,即便东北部的大豆主产区也是如此,更加依赖农民的经验,同时缺乏专业机械设备,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更是几乎为零,连农家肥使用量可能都不多。
柴德对此倒是不太在意,他说道:“我们东非确实在机械化,育种技术,农药化肥等方面比远东帝国种植区更先进,但远东帝国也有其天然优势。”
“就比如远东帝国东北部的土壤,是世界最肥沃的黑土地之一,而施瓦本省的土地别说和其相比,就是和一些欧亚的普通土地相比,都有些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