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尔图佐夫的计划
虽然也很不错,但是这里的工业规模是不如波西米亚的,在奥地利主要以小市民的中产为主,他们不具备拉拢价值。”
奥地利在奥匈帝国内的地位,就相当前世美国在世界中的定位,掌握金融,军事还有文化三大武器,虹吸整个帝国内部的财富。
因此,即便奥地利的工业规模和实力远不如波西米亚,但是奥地利人依旧能过的很滋润,当然,这仅仅是相对于帝国内部的其他地区而言。
不过,这种“不公”,实际上对于整个帝国版图的民众而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统一帝国下,哪怕奥地利吃相再难看,也不可能一毛不拔,反哺帝国内的其他区域经济发展。
前世,奥匈帝国一战解体后,一直到21世纪,原帝国版图内那些分裂的国家,富裕的依旧富裕,贫穷的依旧贫穷,就很能说明问题。
而且在奥匈帝国框架下,哪怕经济相对落后区域的民众,也能享受大国公民的福利待遇,这一点也很重要,就比如匈牙利的商人到海外投资,打着奥匈帝国的旗号,就可以避免诸多麻烦。
同时,帝国框架下也能有效维护他们领土的完整性,不需要担心外敌的威胁。
总而言之,奥匈帝国对于维护区域的稳定,还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是起到巨大作用的。
但这就是旁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了,一个强大的奥匈帝国,只会让他的邻国们感到不安,这其中,尤其以苏联最为强烈。
阿尔图佐夫说道:“奥匈帝国是同盟国阵营内最脆弱的一环,而同盟国阵营又是苏联最大的威胁,因此,削弱和分化同盟国阵营,对于苏联尤其重要。”
“现在,德国的阿道夫已经上台,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因为阿道夫和他的民族党,都是一群极端好战分子和民族分子。”
“未来,德国必然重新走上扩充军备,入侵苏联的道路,而德国又是同盟国阵营的领导者,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剪除德国的羽翼。”
德国的羽翼,自然就是奥匈帝国,一战已经证明,德国和奥匈帝国联合,就足以挑战整个欧洲,这是苏联不想看到的。
所以,任何能够瓦解和削弱这个联盟的办法,苏联都愿意尝试,哪怕是肢解掉奥匈帝国,使其四分五裂。
对于阿尔图佐夫的判断,他的副手谢尔盖也表示支持:“德国和奥匈帝国是世界工人运动,最大的阻碍,也是欧洲大陆上,封建和资本主义混合的坚固堡垒。”
“这些年来,我们苏联和德奥两国的关系,就决定了双方没有和平相处的可能性,德国经济恢复后,必然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