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悬崖边上跳探戈!
的成交额撑死也就一两亿。
我们这两亿五千万要是直接怼进去……
想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股价怕不是要原地起飞,然后交易所的问询函就该来了!”
“通常来说,单一账户对单只股票的交易额如果占比超过总量的5%到10%,就会触发交易所的重点监控。
然后这事儿就可能捅到证监会那里去,如果再被认定情节严重……”
他没把话说完,但在座的都是行内人,都懂那潜台词——
涉嫌操纵股价!这罪名可不轻!
所以,一般的私募公司,大部分资金都配置在风险相对可控的债券、外汇,或者干脆投到海外市场去。
国内这市场,资金规模一旦上到一定级别,各种看不见的限制就跟着来了。
苏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那如果我们把资金拆开,搞分散买入呢?少量多次地进场?”
“理论上可行。”梁海源皱着眉头回答,
“但问题是,就算拆成几百上千笔单子,只要是从咱们七部这同一个账户体系里流出去的,照样会被交易所的系统后台打上‘重点关注’的标签。
就算伪装得再好,在人家眼里,那也是妥妥的‘主力’嫌疑,很容易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
一般的交易团队,一次性能动用的资金盘子,平均也就五千万顶天了。
他们现在要一口气砸进去两亿五千万,是人家好几倍的量,这体格,想不引人注目都难,简直就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亮瞎眼!
所以,行内有个铁律:
绝对禁止几个团队私下串通,“抱团”拉抬或者打压某只股票。
一旦被发现证据确凿,证监会的调查函马上就到,轻则罚款警告,
重则吊销牌照,负责人还得进去吃牢饭。
正因为如此,很多私募内部,即使是同一个部门的资金,也会故意分配给下面的不同团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各自为战。
美其名曰“内部赛马”,其实就是为了规避这种“一致行动人”的嫌疑,必须得把风险彻底分散开。
“对了,”苏皓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向旁边一位负责对接信息的刘波,
“研究部那边出报告了吗?就是我昨晚半夜临时加塞要的那份,关于希腊债务危机的最新分析。”
“啊,来了来了!经理!”刘波赶紧从一堆文件中翻找出报告,双手递了过去,
“经理,研究部的结论是……呃,希腊最终不会走到债务违约那一步。他们综合了海外各大投行、评级机构的观点,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