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首页

第104章 无线信号惊人,实务课堂丰富

他宅心仁厚,有人说他心思深远。也有人说他被大明榨干了身体,榨干了命数。

他就像是为了大明生的,生为天家子,亡为天家苦。

朱高烁去了浔洲,唯一惦念又可惜的,就是自己这个大哥。

他的身子不好,又从小瘸了腿,心里的苦楚都化成了面上憨厚的笑容。

如果不是在天家,他们兄弟的日子必然不是这般。

这天幕给朱棣看些无线电和钢铁,倒是满足了他心里打仗强兵的愿望。

可是如果一定要朱高烁选,他会选择让老爷子和大哥看看浔洲的普通日子,普通百姓的日子。

还有浔洲的教育,浔洲的医疗,浔洲日渐发展的科技。

浔洲的工业发展,不是为了屠戮他人,只是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天幕似乎感受到了朱高烁的想法,忽然画面一闪,切换到了浔洲海港里的一队人马。

【观众老爷们,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来参观浔洲海港的学子。】

【在浔洲,学习授课不再是局限于课堂上下。离开了夫子,离开了学堂,到处都可以进行学习。】

【学堂里面要背诵的知识固然重要,生活中要学习的技能也很重要。】

【浔洲学子从小就要学习,无线电的使用和重要性。】

【要学习在天灾来临时,如何应对。例如地震,例如海啸,例如暴风。都编绘了册子,让学子学习。】

【幼年学子可以看绘图册子,年长一些的便读文识字。】

【学子们在学堂里学会了,在生活中便处处留心。此地是避难所,彼处为赈灾堂。遇到了情况便可沉着应对。】

【如家中有不识字的长辈,没有进过学堂的亲长,皆可从家中学子处学习这些。】

【在浔洲,适龄孩童皆要入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童划分为不同编组。由各自先生进行教导。】

【如有学习特别快,或是某一领域特别擅长之人,便可进入浔洲府学。】

【一般孩童进入的学堂主张平衡中庸。即人人学习,样样皆学。】

【浔洲府学则主张人各有所长。习得长处,用于实务。】

“不错,老四这一套确是恰当。浔洲地处偏僻,其人野蛮,应当予以教化。”

朱棣很满意。

朱高烁自己学习不怎么样,没想到去了浔洲,教育这一块治理的十分明晰,调理清楚又各有侧重。

办理府学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只是不知道,这学堂和府学中的夫子,皆是何处生员?”

朱高炽一句话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