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淑儿这是也想做母亲了?
晗微微一笑,“儿臣至今还不曾看过错人。”
——
九月十六,天朗气清,宜祭祀、宜册命的大吉之日。
在礼部紧锣密鼓的筹备下,赵晗于今日入宗室玉牒,告祭太庙。
为给百官吃颗定心丸,赵祯早已拟好册立太子的圣旨。
毕竟自打兖王兵变后,朝野上下最盼望的便是此事。
寅时三刻,钟鼓齐鸣。
太庙朱门次第而开,礼官肃立,禁军执戟,仪仗绵延数里。
知大宗正事赵允让身着紫袍,双手捧着鎏金玉牒,缓步走向太庙正殿。
在礼部官员与数名宗室的见证下。
赵允让郑重开启玉牒匣,取出记载着赵氏皇族血脉的素绢。
只见他手持御赐紫毫,在赵祯一脉下,工整写道:长子,名晗,字承元,母敬惠贵妃胡氏,嘉佑四年九月十六日入玉牒。
接着,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赵晗头戴九旒冕,身着玄色衮服,缓步登上太庙丹墀。
香雾缭绕中,列祖列宗的神位肃穆庄严。
不多时,礼部尚书韩章朗声宣读圣旨:“门下,制曰”
“朕绍膺鸿绪,夙夜祗惧,皇长子赵晗,天资英睿,孝友温文,宜承大统。”
“今授以册宝,立为太子。尔其慎乃威仪,敬守典训,永固邦本,以副朕心!”
赵晗深吸一口气,恭谨行礼,双手接过圣旨与太子册宝,声音清朗而坚定。
“儿臣谨受册命,定不负父皇所托,不负江山所望!”
待礼成后,鼓乐大作。
韩章率领一众官员,高声道:“臣等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凡册封之仪,讲究专礼专行,典章分明。
因此,太子与太子妃的册封不会同日进行,要间隔些时日,各依章程。
迁入东宫也需由工部先行修葺殿宇,再由礼部与司天监共择吉日,总之,极为繁琐!
在福宁殿与赵祯及曹皇后一道用完晚膳后,赵晗这才匆匆返回赵府。
正院厢房内,经过太医十来日的精心调养。
华兰的气色已大有好转,脸颊渐渐透出红润,只是眉宇间仍带着一层淡淡的倦意。
见赵晗来,华兰起身便要行礼。
毕竟自己的官人已从皇子晋为太子,身份愈发贵重,礼数自然也不能轻慢。
“拜见太子殿下。”华兰身着雪青色锦裙,盈盈一拜。
粉黛未施的小脸在烛光映照下,尤为清丽动人。
如今已诞下子嗣,更添了几分柔婉风韵,宛若枝头熟透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