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启可真为叔父忧心呐
子顿了顿,不住朝着明辰说道:“叔父,霖煦渠如今你也看到了,你觉得如何?”
明辰笑了笑,并不吝于夸赞:“夺天地之造化,真乃人间伟力之瑰宝,北烈勤奋之功令人惊叹,殿下与陛下为国为民,日后必当名留千古,为后世千万儿孙所供奉敬仰。”
秦启闻言只笑着摇了摇头:“叔父说笑了,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只要一切顺利,能令我这泽卤之地的百姓种好地,吃饱饭,侄儿便是心满意足了,贪什么名留千古!叔父谬赞了!父皇将如此重任托付于我,我天天在此劳作,日夜不辍,不敢懈怠,这才有了这毫末之功。”
“然修渠之事乃是冒犯自然之举,势必引得天地震怒,绵延千百里的大工程,注定有太多无法预料的问题,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我诚惶诚恐不敢贪进。”
太子起身来,朝着明辰拜了拜:“如今侄儿遇到了几个问题,叔父乃是此策的提出者,想必心中早有论述,还望叔父抛却你我身份芥蒂,不吝赐教,侄儿感激不尽!”
秦启虽年岁不大,但却聪慧过人,也善于伪装。
但现在所说,却是他真心的。
太子虽说聪灵过人,但总归是生养在北烈,这片土地上留存在骨子里的一些性格,他是绕不开的。
修渠是大事,不是短短的一条沟,那是绵延千百里的巨大水利工程。
明辰当初在朝堂上跟秦楼说的三言两语,不过是一个方向罢了,这个方向就像是树干一般,会蔓延滋长生出无数枝杈,每一根枝杈,每一片树叶……那是需要倾注无数民力和智慧去实现。
其中水流、土壤、气候、地形……这些具体的问题都需要落到实处具体去讨论,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敲。稍有不慎,日后便会有巨大问题的。
必须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才行。
理所应当的,太子现在也在权衡许多问题。
比如说是否开山、是否绕路、土壤太过松散是否要换路线……
北烈有些固化的传统观念,以往都是万分尊崇烈河母河的,即便是发生旱涝灾害,也只是祈求母河息怒,从来都不曾想过要改变河道,要对母亲进行整改。
这样的文化体系下,就滋生了许多的问题。
那就是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强,也并没有办过什么大型的水利工程,没什么出众的水利专家。
异人也不过是擅长奇门术法,对于知识其实并不热衷,毕竟有法术可以解决的问题,无需去钻研那民间之术。
法术可解一时,却解不了一世。
现在皇帝已经下了狠心,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