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TVB已死,亚视当立!
tvb晚间新闻的黄金时段,邵逸夫爵士那张带着标志性严肃与威严的面孔,出现在全港千家万户的荧幕上。
虽然他在方逸华的面前说得如此毫不在乎,但是对外还是要把姿态给做足的。
个性归个性,赚钱归赚钱,对外的面子工程很是要做好来,维护好tvb和自己的形象的。
所以,邵逸夫在电视上,完全是以一种沉痛而诚恳的姿态,宣布了tvb将捐出巨额款项用于慈善事业,并再次对外界反复强调了tvb对艺员培养的重视和对香港文化事业的贡献。
同时也简单的解释了一下,tvb的成本控制,以及对不管是职员还是艺人,都是投入了海量的资源和资金进行培养的,这些对他们的投入和他们因此获得的成长与名气,本质上也是他们获得的更为难得和珍贵的报酬。
新闻稿的措辞严谨,避重就轻,将金庸的“檄文”定性为“恶意揣测”和“不负责任的攻击”,同时重点宣扬邵爵士多年来在大陆捐建教学楼和图书馆的善举。
翌日,几家与tvb关系密切的报纸立刻跟进,连篇累牍地报道邵爵士的慈善义举,字里行间充满了溢美之词。
更有几家立场暧昧的小报,在财经或娱评版块刊登了所谓“独立评论员”的文章。
这些文章避开了tvb薪酬制度、艺人合约等核心问题,转而将矛头直指金庸本人,质疑他撰写那篇讨伐文章的动机来。
不得不说,tvb的这些澄清和反击,都是相当的有效果的。
或者说,在这个年代其实民众都是人云亦云的,谁掌握了媒体和话语权,谁就有无数种方法来扭转大众的观念与风评。
这一点不仅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港岛,就是后来的大陆,直到后世互联网出来之前,都还一直是这样的。
所以,当那些专门讨伐金庸檄文用意的文章刊登出来之后,立马也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和关注来。
没办法,金庸大师在港岛是自带流量和热度的,更不用说,竟然有人敢来指责和骂金庸,这就不由得让人想不凑热闹都难咯!
“《明报》素以文人风骨自居,查良镛先生更是武侠宗师。
然此次檄文,言辞激烈,直指邵爵士个人与tvb根本,动机令人存疑。
是否如坊间传言,查先生此举乃受某新晋传媒巨子授意?
《明报》金字招牌,莫非已沦为资本博弈之喉舌?若真如此,实愧对万千读者信任,更愧对查先生笔下那些侠肝义胆的英雄豪杰!”
“文人风骨若沾了铜臭,那风骨便成了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