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首页

第866章 史上第一次炮战

经过哨骑多日的侦察,李彻最终选择了一处名为狼尾滩的地方。

此地距离寿州城仅约五里,河道在此处骤然收束,是上下游数十里内最狭窄的浅滩。

且水流相对平缓,水下暗礁较少,无疑是架设浮桥的理想地点。

当然,此地如此重要,南岸守将自然不会忽视。

镇守寿州的主将名为刘仁詹,在南军中以稳健善战著称。

此人并非独孤宏那般短板明显,更非郑茂那样的纸上谈兵之徒。

而是实打实凭借军功升迁上来的将领,作战经验丰富。

他早已在狼尾滩对面的南岸高地上,修筑了连绵的营垒和数十座望楼。

并日夜派哨兵监视江面,江边还设置了鹿角、铁蒺藜等障碍物。

想在刘仁詹的眼皮子底下安然渡河,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彻思虑过后,就下达了决断,既然偷渡不成,那便强攻!

他任命王三春为渡河先锋,率三万精锐步卒,携带大量辅兵和造桥材料,进驻狼尾滩北岸。

随后,奉军开始砍伐林木,平整土地,修建营寨。

果然,奉军在北岸的动向第一时间就被南岸的哨兵发现,快马流星报入寿州城中。

刘仁詹闻讯,立刻亲率两万主力,并征调大量民夫,迅速增援南岸阵地。

一时间,淮河两岸旌旗招展,鼓角相闻,双方大军隔着一里多宽的河面开始对峙。

古代架设浮桥,方法不外乎两种:

一是‘连舟为桥’,将大量船只并排连接,上铺木板,搭起一座简易的浮桥。

二是‘浮运架桥法’,用木浮排承载条石,退潮时运输石材至桥墩间,涨潮时浮排托起条石调整就位。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在河面上进行长时间作业。

在敌军严阵以待的情况下,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三春几次用小股部队乘坐木排试探南岸,都被密集的箭雨逼退。

李彻在中军大帐接到王三春的回报,并不意外。

他看向侍立一旁的秋白,沉声道:“传令黎晟、张能,舰队清除南岸敌军工事,压制其远程火力,掩护我军架桥!”

。。。。。。

翌日,凌晨。

江面上弥漫着淡淡的晨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两岸。

南岸叛军哨兵像往常一样,注视着雾气朦胧的江面。

忽然,一名哨兵望向江面,随后僵住了。

他用力眨了眨眼,惊恐地指向雾气深处:“那......那是什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