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纷纷奏事纷纷扰(八)
朱载坖于是问道:“郑王叔,世子,你们怎么看此物?”
郑王朱厚烷也是精通算术的,他也看出来了水沸腾之后,水汽能够推动这个铜球转动,说明什么,说明这水汽是有力的,否则的话,铜球怎么会转动,但是要怎么利用这个力量,成为机械,同时这个力量能有多大,尚且未知。
朱载坖于是说道,那朕就将此事交予文思院来办了,有所成果,条陈上疏以闻。
处理了此事,朱载坖随后又召见了潘季驯所推荐了桥梁专家葛镜,朱载坖向他详细询问了有关桥梁的营建,发现他确实是非常了解桥梁的营造,朱载坖于是任命他为工部营缮司郎中兼北直隶右布政使,负责在北直隶营建、修缮桥梁,同时使用新式的钢筋水泥造桥法。
而在内阁,由于张居正的养病,内阁辅臣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公开化了,以张四维为代表的晋党和申时行、王锡爵为首的东南出身的官员矛盾逐渐公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首先就从解盐开始了。
所谓解盐,就是山西解池出产的天然池盐,其实现在的解盐的行销已经不广了,远远不如两淮和长芦盐场,尤其是隆庆五年五月的大水淹没了解州与安邑的大片地方。当时水势之猛,甚至把安邑县西城门都冲到了解州境内,不仅如此,解池的防洪体系也没能抵挡住水势。大水最终冲进盐池,导致池盐多年不生。
但是食盐是百姓生活的必要物资,而且对于大明来说,食盐是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的,九边军储的开中,和蒙古人的贡市,盐都是重要的物资,而且解盐虽然减产,但是朝廷的盐课并没有随之减少,这就导致了一个很要命的事情,池盐的生产无望,但每年的额课仍须上缴。河东巡盐御史便让盐商预为缴纳,待池盐生结之时,再偿还池盐。这导致许多预办盐课却领不到盐的盐商陷入了破产困境。
张四维向朱载坖上疏称:“池盐不生,鹾院具奏,以帑藏空竭而边供甚棘,支部乃创为预责商办,待池盐盛生补给之说,迄今为河东大害。环中条数百里间,富家无故破产者,十室九空矣。”
解盐的大量减产,导致很多山西的盐商为之困顿,甚至是破产,引起了朱载坖的重视,这是关系到军储的大事,朱载坖肯定是要重视的,杨俊民、张四维等人上疏称:“如唐宋旧制,归于县官,泄积涝,去淤泥,修筑畦场。盛夏种之,及时收采。修墙建舍,立法稽查。”
也就是变更食盐的生产办法,之前的解盐的生产方式就是待池盐自然生结后,直接入池捞采,但是现在由于大水灌入盐池之中,盐水变淡,难以凝结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