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第1683章 纵横捭阖宰臣谋(二)

帝们都配享功臣才行,这样高拱配享太庙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日后张居正等人就也好援引此例也配享太庙,对于朱载坖来说,这个办法确实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回复配享制度,所有的先帝们都一视同仁,这样一来,臣子们的反对意见确实是会小很多。

但是对于朱载坖而言,这个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历代的先帝都要有功臣配享,这当然可以减少群臣们对于高拱配享太庙的反对声浪,但是对于历代先帝的配享功臣,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仁宗、宣宗等先帝来说,他们配享的功臣相对比较好确定,因为如三杨、金幼孜、蹇义等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任务,没有什么可以争议的。

而对于英宗、肃宗、武宗、世宗等几位皇帝,配享太庙的功臣人选就很微妙了,第一个问题就是于谦要不要配享太庙,从肃宗皇帝本身来说,于谦自然是应当配享太庙的,于谦对于大明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但是从英宗皇帝来说,让于谦配享太庙,无异于狠狠地抽留学生的脸,这是万万行不通的。

其次就是武宗和世宗这两位距离朱载坖最近的臣子,武宗朝的问题就是杨廷和要不然配享太庙,从武宗的角度来说,杨廷和立下了安定社稷,拥立新君的大功,但是在世宗朝,杨廷和的形象就不那么光辉了,不管是从大礼议还是左顺门之变,还有世宗皇帝对于杨廷和父子的看法也是极为恶劣的,朱载坖是肯定不可能让杨廷和配享太庙的。

至于世宗朝,那就是更热闹了,不说现在还活着的徐阶,已经死了的张璁、严嵩等人,也都是风云人物,到时候肯定会搞得整个朝廷不得安生的。

要是朱载坖命令为历代先帝选择功臣配享太庙的话,朱载坖可以想象到时候整个朝廷的口水仗肯定是打的飞起,但是现在开来,似乎只有如此,于是朱载坖命令张居正与礼部、国史馆、翰林院一道线小范围讨论一下此事,将历代先帝可以配享太庙的功臣们予以罗列,朱载坖在最终决定。

很快内阁和国史馆、礼部、翰林院就是拟定了一份名单,上奏朱载坖:仁宗朝:黄淮、蹇义等;

宣宗朝:金幼孜、杨士奇等

英宗朝:杨溥、李贤等;

肃宗朝:于谦、王直等人;

宪宗朝:商辂、彭时等人;

孝宗朝:刘健、刘大夏等;

武宗朝:李东阳、杨廷和等;

世宗朝:张孚敬、徐阶等。

朱载坖在批阅了这份奏疏之后,从上述名单中勾去了两人,一个是杨廷和,原因很简单,朱载坖援引世宗皇帝的上谕:“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