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第1670章 祠祭重事励军心

奸党论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载坖的上谕下达之后,首辅张居正立即上疏表示支持,张居正在奏疏中说道:“圣明烛照,莫过于此,一以明真儒之有用,而不安于拘曲;一以明实学之自得,而不专于见闻。所以正士风,明官体是也!”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首辅和朱载坖两人明着演双簧呢,但是又能怎么办?现在这些所谓的讲学、清谈,确实已经严重影响的大明的行政效率,官员们热衷于讲学,怠惰于政务,这都是朱载坖和张居正所无法容忍的。所以朱载坖才以上谕的形式加以整顿,对于这些人,朱载坖当然不会手软,要严厉予以整顿。

而朱载坖也去信徐阶和李春芳,详细向他们两人说明了朱载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同时请求两位心学大佬以他们在名义号召这些心学门徒,学习王阳明的功业,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入祀孔庙,不仅仅是因为王阳明的学术,更是因为他的功业,朱载坖并不反对心学,但是反对清谈,王阳明所提的事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而现在这帮心学后辈,哪有像王阳明那样的本事呢?

除了清谈心学之外,无一建树,朝廷对王阳明加以旌表,为了就是激励官员们为国立功,办实事的,而不是一天到晚讨论学术的,所以朱载坖请求两位心学大佬出山,重新引领心学回到正轨上来,去空谈而重格物,要学王阳明的功业,而不是坐着清谈。

除了收拾这些清谈的文官之外,朱载坖还对天下的僧道予以清理,这些所谓的僧道,现在也越来越多的想要干涉朝廷,因为王学与禅宗的关系很深厚,很多的所谓讲学也在寺院中举行,朱载坖对于这些僧道,尤其是僧人是极为不满的,他们往往利用这种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扩大佛教的影响力。

朱载坖下旨给礼部:“我朝定制,每府僧道,各不过四十名,每州各不过三十名,每县各不过二十名。今天下一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州,一千一百四十五县,共该额设三万七千九十名。今天下之僧道,远胜此数,该部为何不奏闻?自隆庆十六年起,停发度牒,使僧道人数合制后,方准发给。”

朱载坖在上谕中严厉斥责道:“此非天地别生一种之人,不过出于军民匠籍之家,即今天下军卫有司工役衙门,军多缺伍,匠多缺役,里甲籍册日见凋耗,皆由此等之徒,躲重投轻,舍此入彼,若不早为限量,将恐天下之人,皆流而为僧道之类,其为贻患,不可胜言。各该关津把截去处,严加盘诘阻当,仍行锦衣卫五城廵视监察御史严督各兵马司僧道录司,逐一挨查,各处寺观,不许容留在外僧道行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