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双翼市场
了电。
福利号的船长就说道:“三马林达有自己的工业,有干净的饮用水,食物,路灯,整个南洋最好的治安等等。”
“所以,居住在这里,和你们之前的一些想象可能完全不同,除了环境和欧洲有很大差异以外,几乎没有太大的缺憾……”
两位来自克罗地亚的移民博鲁特和他的伙伴帕霍尔,完全没有认真听福利号船长的长篇大论,他们津津有味的趴在船拦边,眺望着三马林达市的风光。
三马林达市建在马哈坎河的河畔,这条河流的河面十分广阔,至少是博鲁特见过最广阔的河流。
河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源源不断的向着三马林达汇聚,其中多是从内陆向三马林达输送木材,农作物还有煤炭的运输船。
虽然比不上的里雅斯特港那样繁华,壮观,但也说明这座城市的经济热度不差,充满了生机。
博鲁特之前就在的里雅斯特工作,当然,他并非的里雅斯特人,而是来自克罗地亚的乡村,后来,的里雅斯特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博鲁特就失业了。
所以,才有了现在博鲁特通过移民公司登上了福利号抵达三马林达这件事。
“帕霍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竟然感觉三马林达比的里雅斯特还要繁华一些。”博鲁特倚着栏杆说道。
“这里座城市看起来并不比的里雅斯特小,不过这怎么可能,的里雅斯特在欧洲可都是有数的大城市。”
帕霍尔也是如此认为的:“你说的没错,的里雅斯特在奥匈帝国,都是排在前列的大城市,而所谓的三马林达只不过是东非一块殖民地的城市。”
“三马林达应该没有的里雅斯特规模大,不过他的体量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这对我们算是一件好事,我之前还担心这里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其实,从城市规模上来说,三马林达和的里雅斯特不相伯仲,二者的人口规模都在三十万左右,当然,的里雅斯特的实际人口应该更多,作为奥匈帝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的人员往来十分频繁。
而三马林达的人口差不多就都在这里了,所以更准确的说,两座城市的常住人口相当,但是的里雅斯特不仅仅只有常住人口。
即便如此,三马林达的城市人口规模,也正如帕霍尔所言,有些夸张了。
至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东非殖民地的特殊性,东加里曼丹的城市发展路径,更类似于南美模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
这是一种超前的城镇化,在欧亚大陆上,城镇化的过程是逐步发展的,原本的人